民生加银基金财富号怎么样(民生基金靠谱吗?)

2023-11-25 09:28:45 59 0

民生基金靠谱吗?

靠谱。

民生基金于2008年11月3日成立,由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 Ltd.) 、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和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持股比例分别为60%、30%和10%。公司注册资本贰亿元人民币,注册地深圳。作为一家具有银行背景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同时站在中国基金业十年发展的基础上,民生加银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先进、诚信、稳健、专业、创新、客户高度信赖、持有人利益最大化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

微信理财通里的民生加银理财月度怎么样?会不会有风险

那是一个货币基金,主要投资国债企业债和货币市场,基本上可以说0风险,就是收益不高,比一年期利息稍高

微信的民生加银理财怎么样?准备放5万。里面的理财假如亏损是多大?不知道这投资风险多大!

还不错的。风险系数很低。随便买点还是可以的比活期和短期定存利息总要高些。不过个人建议如果是大额存款那还是放银行比较稳妥。毕竟理财通没有实体店。

侦探看新闻|“踩雷”地产债的基金如何了?民生加银部分基金甩卖或清盘,如今只爱金融债

关注侦探

一起暴富

“踩雷”地产债的基金如何了?民生加银部分基金甩卖或清盘,如今只爱金融债

随着一季报披露,公募基金对地产债持有愈发谨慎,在主体筛选方面更加青睐国企背景的房企,民营企业方面则仅在个别头部企业中挑选,从一季度数据看未能见到出险房企的地产债持仓。那么此前曾因地产债而引发净值大幅回撤的基金现在如何了?

以民生加银旗下基金为例,此前其曾因地产债而遭遇较大损失,部分基金月跌幅超20%,2022年至少11只基金清盘。而一季报显示,民生加银旗下基金持仓中,仅剩一只国企AAA主体的地产债,风格较谨慎。

由于出险后很多基金不披露后续处置,此处仅参考已有数据中最后一次披露情况。以恒大地产为例,wind数据显示,恒大地产实质违约债券两只,合计规模85亿元,分别为“20恒大01”、“20恒大04”,此外还有7只债券尚处展期状态。Wind数据显示,最后一期披露有机构持仓恒大地产债为2021年一季报,民生加银鑫享A持仓19恒大01市值48,901.25万元,民生加银平稳添利A持仓19恒大5,143.18万元。从上述民生加银两只基金2021年二季报看,前五大持仓中已经没有恒大的身影,但却均出现了融创旗下地产债,到了2021年三季报,民生加银鑫享A仍然有融创地产债持仓,而民生加银平稳添利A已于2021年末停牌。民生加银鑫享债券A年报显示,2021年其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4.62%。

事实上,据此前媒体报道,民生加银2022年曾有11只基金清盘,因踩雷地产债,民生加银多只基金业绩持续表现不佳,部分基金甚至月跌幅超过20%。以民生加银添鑫纯债为例,2022年2月清盘前份额已跌至338.46万份,而峰值时期9.48亿。

(财联社)

“冷门”电力股忽然“大火”

随大流基金经理被“电”了一下

沉寂许久的电力板块,终于把许多重仓“理所当然”的基金经理“电”了一下。

在亏钱不亏排名的聪明策略下,跟随主流资金重仓股市的“理所当然”,成为许多年轻基金经理防止排名大幅掉队的应对之策。这也使得年轻基金经理不敢在重仓行业的选择上偏离市场太远,不过跟随主流的策略尽管让基金经理避免了吃排名的亏,但却无法满足基民的需求。

记者注意到,被主流公募遗弃已久的电力行业在今年市场爆火,凸显投资获利也能来自出其不意。部分重仓电力股的基金经理强调,电力股今年走势强劲的其中一个因素,是因为该行业赛道的基金持仓较少。

(证券时报)

今年来51只百亿以上规模基金仅9只同期收益为正,明星基金经理业绩褪色何时增色?

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最近三个月基金发行份额明显减少,3月份的发行份额达到目前全年最高的1442.69亿份,但4月份的发行份额急转直下,减至763.25亿份,5月份至今新基金的发行行情依旧冷淡,仅为421.94亿份。

上述冷淡数据的背后是在自年初以来仅有不足四成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益为正,那么从百亿以上规模产品的表现来看,情况是否有所改观呢?

答案是否定的。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年初以来51只规模在百亿以上的产品中,仅有9只同期收益为正,比例甚至低于两成。其中,郑巍山管理的银河创新成长同其表现最好,年内回报为9.14%,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以8.03%的回报位居次席,周海栋管理的华商新趋势优选同期回报也有7.76%。

(财联社)

近600亿规模基金公司中邮基金股权变更!

中邮证券持股将达28.61%

近600亿公募基金股权变更,中邮证券获取公募牌照快速推进。

5月26日晚间,中邮创业基金(以下简称“中邮基金”)发布公告,公司二股东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拟将持有中邮基金8700万股、28.61%比例的股权转让给中邮证券,中邮证券在提升财富、投行、投研三大业务发展质效方面更进一步。

事实上,中邮证券谋求中邮基金公募牌照,已经早有先兆。

中国邮政集团官网显示,今年1月10日,在该集团举办专题讲座时指出,“中邮证券要加快获取公募基金牌照,提升财富、投行、投研三大业务发展质效,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型券商。”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中邮基金公募管理总规模569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232亿元,债券型基金286亿元,在两大类业务中发展相对均衡。

从公司经营财务数据看,截至2022年底,中邮基金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下降15.27%;净利润7125.58万元,同比下滑44.4%。从公司历年数据看,中邮基金营业收入过去6年有5年下滑,营收体量从2016年的11个亿,如今只剩5个多亿,公司营收遭遇“腰斩”。

(中国基金报)

首尾业绩差超70个百分点,最强为安信价值驱动,“三年持有”基金回报分化显著

5月26日,中欧基金公告称,旗下中欧嘉和三年持有期开放日常赎回、转换转出业务,赎回及转换转出起始日为2023年5月29日,这也是近期届满的又一只“三年持有”基金产品。

进入2023年以来,已有多只“三年持有”基金产品宣告届满,并正式开放日常赎回和转换转出业务。从产品业绩来看,整体呈现明显分化态势。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28日,在2023年正式届满(即成立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28日之间)的“三年持有”类基金产品共有8只,分别来自中欧、广发、南方、富国、东方红、安信和泓德基金,规模从1亿元到110亿元不等。其中规模最大的为东方红启东三年持有,最新规模为114.70亿元。

自5月28日至今年年底,还有15只“三年持有”基金产品运作期将满。不过,从目前的业绩表现来看,仍有10只产品成立以来的回报率为负,占比超过66%。

(经济参考报)

懵了!150万买私募亏10个点

还要收3万超额业绩报酬!百亿私募回应

基金亏了,还要收取超额收益的业绩报酬吗?

最近,有投资者反映,他在2021年9月花150万买了某百亿量化私募旗下中证500指增产品,结果到今年4月末还亏损近10个点,而最近他被告知要计提3万多超额收益的业绩报酬,令他有点难以接受。对此,该私募机构回应称,两年前发的老基金是有按超额计提业绩报酬的,主要针对专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他们在基金合同里进行了充分风险揭示,并要求双录。

事实上,在2021年年末和2022年年初,就有托管方收到窗口指导,后续私募管理人在客户亏损的情况下不得计提超额收益部分的业绩报酬,而且计提完成后客户持有份额不能为亏损状态。一些私募人士表示,现在新产品如按照超额计提业绩报酬的,去协会备案是不通过的。

但业内人士表示,按超额收益计提业绩报酬的方式,此前就存在争议。尤其是两年前在量化产品如火如荼的时候部分机构发行了此类计提方式的产品,历史遗留问题该怎么解决,仍然是个难题。

(中国基金报)

突发大地震!百亿级大蛋糕,真的要变了?

公募基金“万八佣金”或要下调

2022年全市场公募基金合计向券商支付交易佣金约181.98亿元,这一“百亿级”业务或生变数。

近期关于公募基金万八佣金下调的消息甚嚣尘上,成为资管圈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而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传出召集不少大中型券商座谈,大概将公募基金佣金费率至万分之三至万分之四的水平,但暂时没有明确的政策或消息出来,也没有进程表。近期更传出有券商已针对少量基金、小幅度降低佣金费率。

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全市场公募基金的佣金费率约为万分之7.863、万分之7.856以及万分之7.580。公募基金整体佣金率已经呈现下调趋势,某些公募基金席位佣金已经下调到万七左右。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的降费让利是大势所趋,降低运营成本最终是为了优化投资者体验,促进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若未来佣金费率确实下滑,或对中小型基金公司、券商营业部等存在一定冲击,倒逼着行业加大创新力度。

(中国基金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参考指导,读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欢迎关注财富大侦探兄弟号“石美美买基日记”,防失联!

往期推荐

避坑法宝

给侦探哥来个“三连”吧!

2021年民生加银股债基金业绩难看,管理规模缩水,排名下降!如何给基民交代?

关注侦探

一起暴富

作者|阿探哥

编辑|日日

2021年,在经历了两年牛市后,A股市场演绎了典型的结构性行情。

过山车般的市场行情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方面,我们看到,随着居民消费能力和理财意识的提升,全市场基金规模提升了27%,刘畅畅、杨金金等年轻的优秀基金经理开始崭露头角,业绩规模双丰收。

另一方面,业绩压力之下,多家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发生了“大洗牌”。在排名前50的公募中,大部分基金公司仍然能够保持管理规模的增长。

然而,民生加银基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非货币管理规模大幅下滑300亿元,业绩表现也有些不尽人意。

拉出业绩来看,民生加银基金不仅股基业绩倒数,债券基金还频频踩雷。其中民生加银鑫享纯债基做到了连续三年业绩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民生加银精选混合成立以来至2021年末,总回报仅有5%,大幅跑输同类平均和沪深300!

(民生加银主要代表产品,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

民生加银基金业绩表现乏力的背后,暴露出诸多问题。

近十年管理规模增长缓慢

2021年债基大幅缩水

近十年,公募基金势力逐步崛起,然而民生加银基金的管理规模增长一直比较缓慢。

2012年民生加银基金还曾与中欧基金规模相近,与天弘基金差距不到20亿元规模,但当前的民生加银,无论是管理规模还是业绩表现,都与中欧基金天壤之别。

(2012年管理规模民生加银VS中欧,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27日)

规模上,在2019、2020大牛市的行情中,民生加银显然没有把握住机会,在其他基金公司规模巨增的时候,民生加银徘徊不前。你说它是因为发的基金少吗?

不,并不是!侦探哥大致算了下,2021年之前成立的基金至少有105只!这在同类别基金公司中,产品数量并不少!

(2012年管理规模民生加银VS中欧,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27日)

WIND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末,民生加银基金的全部资产合计为1535亿元,非货规模为1232亿,行业排名16位。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民生加银基金的全部资产合计为1452亿元,非货规模为1175亿元,行业排名在第36位。

民生加银基金这三年来,从行业第16名,降至目前的第36名。特别是在2021年,民生加银业绩乏力,权益表现不佳,固收频频踩雷,规模持续缩水,行业排名较大下滑。

(近三年民生加银基金管理规模,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

2021年债券基金规模直线下挫,截至四季度末,民生加银债券基金规模为697亿元,相较2020年3月末高峰的1096.22亿元降幅达45%。债券基金规模下滑,使得民生加银的整体管理规模下降至1452亿元。 

业绩方面,民生加银基金近五年的业绩,大幅跑输沪深300!这也意味着,买民生加银的基金大概率不如买只沪深300ETF,大盘走势稳稳躺赢民生加银的“主动管理”基金!

(近五年民生加银拟合业绩,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27日)

基金的收益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市场情况、经济大环境情况等。阶段性业绩差,可能是基金经理踩错风格,也可能是择时选股出现了问题。

但是民生加银的基金长期持有下来,大部分产品收益率都很拉跨,那这不仅仅要质疑其投研实力了,公司多方面或许出现了问题。

2019年初,当时有媒体曾报道,2019年1月25日,民生加银基金披露民生加银睿通3个月定期债基的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基金合同摘要等法律文件,然而在系列公告中,却出现了多处低级错误,甚至包括公告的标题。

同年4月,民生加银又被发现,首只养老基金宣传材料有误,官网宣传疑似违规。

说到基金公司违规问题,不得不提及民生加银代表基金-民生加银精选混合。

民生加银精选混合业绩烂到家?

民生加银精选成立12年以来回报为-6.6%,唯一获取超额收益的任职基金经理曾涉嫌老鼠仓!

民生加银精选2021年年度表现较差,收益率1.94%,而同类平均收益率为8.18%。事实上,它不仅仅是2021年度表现差,其他年份有过之而无不及。

民生加银精选成立于2010年2月3日,首募规模24.75亿元,经过12年的“精心管理”,规模掉得非常快,到2021年12月末规模仅剩0.72亿元。最令投资者心碎的是,这只基金成立12年还是亏的,并且年年跑输基准收益率。

(民生加银精选业绩表现,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27日)

侦探哥发现,这只基金不仅在2021年频繁更换基金经理,之前每年都更换,成立12年更换过11位基金经理,平均1年多更换一次。

在这11位基金经理中,只有蔡锋亮,抓住了14、15年杠杆牛行情,任职期间总回报高达73.01%,在同类排名中,挤进前1/3。其余任期内的基金经理,大多数均以亏损告终。讽刺的是,这位唯一获得超额回报的基金经理蔡锋亮,在2018年被爆出,涉及老鼠仓。

(民生加银精选过往任职基金经理,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27日)

民生加银精选混合曾经2019年全年换手率高达3305%,当年收益率仅为0.11%。如此高的换手率不仅意味着很难享受到个股的长期收益,也意味着高昂的交易佣金。频繁的买进与卖出,最终为券商做了贡献,可惜结果却是由基民买单。

(民生加银精选高换手率,数据来源:wind)

除了民生加银精选以外,其余20只权益基金产品(2021年之前成立的偏股+普通股票的产品)中,有16只年度收益均为负,同类排名都非常靠后,可见权益基金业绩实属一般。

(2021年度权益基金业绩回报,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27日)

既然权益基金如此不堪,那你以为债券基金就会好了吗?不,民生加银债基2021年跌的比权益基金还“渣”!

债基大面积踩雷

债基规模接近腰斩

整体来看,2021年债券基金保持上涨态从势,2021年全年只有3%占比的债基下跌。但因部分地产公司债券价格下挫,导致相关债券基金的净值也出现较大跌幅。

恒大地产的债务问题把整个房地产行业推上风口,2021年三季度地产债券流动性已经接近冰点,基金手里的地产债券根本卖不出去,只能看着下跌,其中民生加银基金是受伤很重的,有11只债基踩雷。

2021年度民生加银债基踩雷了阳光城、世茂、融创,而此前他们还踩雷了恒大、蓝光和新力等,命中率有些精准。

地产踩雷,民生加银基金旗下5只债基民生加银鑫享债券C、民生加银鑫享债券D、民生加银鑫享债券A、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债券C、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债券A在2021年里跌幅高达24.92%、24.91%、24.62%、21.73%、21.43%,上述基金也是仅有的去年全年跌幅超过20%的债基。

踩雷对于债基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比投资股票、转债亏损还大。

(2021年度部分债券基金业绩回报,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27日)

首先来看看民生加银鑫享债,它是一只中长期纯债基金,自2019年8月14日成立,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7%,净值在2021年3季度大幅下跌。

(民生加银鑫享债业绩走势,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27日)

它的前五大持仓中有3只是地产债券,如20大连、16魏桥05、20融创02等。

(民生加银鑫享债持仓明细,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27日)

因为民生卓越配置6个月混合型(FOF)和民生加银康宁养老(FOF)第一大重仓基金都是民生加银鑫享债券,因此民生加银近年来口碑最好的这两只FOF基金也难得逃脱!

民生加银康宁养老2021年回报为1.53%,民生卓越配置6个月混合型2021年回报为-1.03%,而同类平均为4.58%!整体表现靠后。

(民生卓越配置、民生加银康宁养老持仓明细,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27日)

而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同样因为地产踩雷,该债基于11月份出现断崖式下跌。

不少基民表示,买纯债买出了股基的感觉。“债券基金跌得比股票基金多,活久见”、“第一次见连跌23天”。

(民生加银添鑫纯债2021年净值表现,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27日)

(民生加银添鑫纯债2021年业绩表现,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27日)

根据民生加银添鑫纯债三季报显示,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前五大重仓债券占资产比例为35.25%,其中有3只重仓债为地产债,分别为20宝龙02、20华远地产MTN001、20时代09。

前两个季度该产品前五大债券均为地产债,包括时代控股、融创、中国奥园、宝龙地产及万达。除了前五大债券外,或许还一定比例未公布的地产债,正是由于大量持有地产债,最终导致净值大幅下跌。

(民生加银添鑫纯债2021年持仓表现,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2月27日)

投资是一场长途旅行,债券投资要的是稳,是安全,是长期收益,我们选择债基基金经理的时候,更喜欢长期业绩优秀而且稳定的,说明这部分基金经理掌握了债券投资的密码。同样我们要排除掉大面积踩雷的基金公司,这说明整个公司的风控体系是需要审视的。

复盘2021年业绩,民生加银基金暴露出诸多问题:管理规模徘徊不前、权益基金管理能力不佳、债券基金大面积踩雷、频繁出现合规问题……作为曾经的银行系基金代表,民生加银内部或许比我们更加深刻明白业绩难看背后的原因。

民生加银的首页上,经营理念十分醒目:稳健,源于敬畏。

是的,敬畏市场。资本市场纷繁复杂,难以预测,宏观经济、政策动向、行业发展、企业周期,众多因素形成合力,呈现为A股市场里的红绿指标。众多优秀的基金经理与研究员勤奋探求,追寻企业涨跌的本质,致力于为投资者持续创造收益。

我们可以看到,民生加银频繁更换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是在努力挽回业绩的,只是这些努力暂时没有奏效,这需要时间。或许,问题都暴露出来,也是前行最好的助力。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参考指导,读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欢迎关注财富大侦探兄弟号“石美美买基日记”,防失联!

往期推荐

避坑法宝

给侦探哥来个“三连”吧!

民生加银有一只奇葩基金!新任总经理李操纲,你怎么看?

奇葩年年有,岁岁人不同。

老揭看基金发现一只奇葩基金,民生加银精选,上半年亏损4.11%,位列所有偏股型基金(成立满一年以上)垫底之位。倒数第二名,还是有1.64%的正收益呢。

也就是说,民生加银精选,成为偏股型基金(成立满一年以上)中,今年上半年,唯一亏损的基金,绿帽子,带起来?

上半年A股回暖,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成为大赢家。平均收益超过20%,跑赢上证指数。

有看官会说,短期业绩并不能说明什么,牛市中还有炒股亏钱的,亏损很正常,要给基金经理一点时间。

呵呵,确实,现在不少基金公司,已经对基金短期业绩无所谓了。当前这个市场,渠道为王,业绩好的基金,并非能卖得好。

但,公募基金的初心是什么?是以业绩为核心,努力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稳定的正回报。

民生加银精选这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真是奇葩到令投资者看不下去了。

让我们来看看,民生加银这只基金,奇葩在哪?不知道刚刚上任未满3个月,民生加银新任总经理李操纲,怎么看?

奇葩1:成立9年,总回报仍然亏损

民生加银精选成立于2010年2月3日,首募规模24.75亿。

截至2019年6月28日,总回报-6.6%,年化回报为负。近三年持续亏损,业绩排名持续倒数。

规模掉得更是惨得一比,截至一季报,民生加银精选的规模,仅剩1.1亿。

由此可见,民生加银精选成立的这9年,是一部投资者不断用脚投票,忍痛割肉的历史……

数据来源:WIND

奇葩2:频繁更换基金经理,成立九年,换了8位基金经理

数据来源:WIND

根据万得数据统计,民生加银精选更换过8名基金经理,人均任职年限仅一年零三个月。

在这8位基金经理中,只有2014年7月7日上任的蔡锋亮,抓住了1415年杠杆牛行情,两年的任职期内,总回报高达73.01%,超越基准回报31.49%,在同类排名中,挤进前1/3。

其余任期内的基金经理,均以亏损告终。

讽刺的是,正是这位,唯一在任期内,获得超额回报的基金经理蔡锋亮,在去年被爆出,涉及老鼠仓。

详细见去年文章《民生加银10周年,惊爆7亿老鼠仓大案!基金经理频繁换股暗藏玄机》

奇葩3:第一大重仓股贵州茅台,2019年上半年竟然亏损垫底

民生加银精选的一季报显示,其第一大重仓股为贵州茅台,占净值比例5.19%。二季度,贵州茅台涨幅16.93%,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涨幅近70%。

再看看民生加银精选其他的重仓股,或者能明白为何仍然亏损的原因了。

数据来源:WIND

2019年4月,民生加银基金对外发布高管变更公告,迎来新一任总经理李操纲。

公告显示,李操纲自今年4月12日起任职民生加银基金总经理。

李操纲曾就职于华夏证券,先后担任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副总经理、华夏证券清算中心总经理、华夏基金副总经理等。

作为华夏东四的老人,在离开华夏基金后,加盟过财经互联网公司中国金融在线,阳光保险,鹏扬基金。

今年上半年,民生加银陷入群龙无首,内部管理混乱的尴尬境地。有媒体曾报道,1月25日,民生加银基金披露民生加银睿通3个月定期债基的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基金合同摘要等法律文件。然而在系列公告中,却出现了多处低级错误,甚至包括公告的标题。

今年4月,民生加银又发生,首只养老基金宣传材料有误,官网宣传疑似违规。

也正是这个月,李操纲作为新任总经理,正式上任。

面对如此一只奇葩基金,不知道民生加银总经理李操纲,您儿怎么看?

揭幕者旗下资深基金自媒体,专注研究基金产品,挖掘新生代基金经理,八卦基金传闻。同步蚂蚁财富、天天基金、雪球、一点资讯等各大平台。

民生加银基金是什么公司?

是基金公司。属于公募基金,是民生基金管理公司里面的一直基金。主要是募集公众资金去进行资金管理的公司,一般包括股票,债券,大额存款等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