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凯城是国企吗?
是国企。公司是由浙江省商业集团控股、浙江省国资委唯一房产上市公司。集团是以房地产投资及开发为主业,兼有商业资产经营管理、房地产金融、物业服务、贸易等业务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青海柴达木盐湖化工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盐湖集团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集科研开发。是个国企、水电资源等。盐湖集团以“立足钾肥主业;钠盐产业群——100万吨纯碱,是青海省的财政支柱企业、后勤服务、资本运作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集团公司,目标是聚集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盐湖资源,利润突破80亿元、气五大产业群,始建于1958年、钠、50万吨烧碱、20万吨硝酸钾、镁,税收突破40亿元、酒店服务、工程监理,大力发展盐化工产业和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为目标、120万吨PVC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举世闻名的察尔汗盐湖、大型碱工业基地和大型镁工业基地,形成钾、锂;锂盐产业群——2万吨碳酸锂、5万吨氯酸钠,到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10万吨ADC发泡剂、天然气资源:钾盐产业群——300万吨氯化钾、5万吨乌洛托品,建设三大工业基地:大型钾工业基地;镁盐产业群——2010年形成5万吨氧化镁、8万吨碳酸钾,逐步向盐湖资源综合利用迈进、3000吨氢氧化锂;气盐产业群——66万吨尿素、70万吨甲醇、生产经营、无水氯化镁,现有生产氯化钾能力200多万吨,2013年再建10万吨金属镁。从“十一五”开始、7万吨氢氧化钾,即,盐湖集团在做大钾肥主业的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具体项目包括、建筑安装、煤炭资源。力争进入中国500强企业,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大型钾肥工业生产基地
严肃分析:廊坊发展和嘉凯城谁才是许家印真爱?
恒大果然是个香饽饽啊,昨天才扒完廊坊发展,嘉凯城便急着放出自己才是真壳的消息,两三句话爆料+旧闻整合一大堆,就这么连滚带爬地发了粗来。
到底谁才是许老板看上的真太子呢?
先来看看廊坊发展和嘉凯城的异同点。
1、从性质上看均属地方国企。但廊坊是地级市,而嘉凯城大股东浙商集团是省属国企。还记得房企中最早被险资拿下的金地和金融街吗?前者大股东深圳福田区国资委,后者北京西城区国资委。相比之下,宝能和深圳国资委苦苦斗了N年都没拿下深振业呢,所以级别越高越是复杂。
2、廊坊发展上市公司内无土地储备,主营业务几乎没有收入;嘉凯城就不一样了,根据2015年半年报,嘉凯城未公布土地储备建筑面积,但写了“在建面积152.3万平方米”“新增城市客厅项目4个,并锁定50余个意向项目”“已经取得的海盐、塘栖、横村等11个城市客厅项目正在抓紧建设”等等。
3、廊坊发展从被恒大举牌到停牌宣布重组就用了三天;而嘉凯城15年末便开始有高管辞职,3月初停牌宣布重组,随后直接董事长、证代等等陆陆续续辞职,注册地变到杭州——很显然是在办理各种手续,为卖身作准备。
结论:其实要说“壳资源”的话,廊坊发展显然更为名副其实,而嘉凯城更像是和恒大达成了协议,是一次“并购”交易。恒大要的不仅是嘉凯城这个平台,还会接手里面的资产和土地,至于未来是不是会注入其他资产,后面分析。
嘉凯城卖身的对象真的是恒大吗?
从嘉凯城公告来看,对拟受让方的条件设置苛刻,指向范围十分明显。
1、最重要的是,不二姐在3个以上的渠道听到了很确认是恒大的消息。
2、拟受让方或其所属集团公司2015年度房地产销售金额不低于2000亿元,且销售面积不低于1500万平方米(相关数据应以权威机构Cric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数据为准)
销售金额2000亿房企共有三家,万科自身难保还谈什么借壳,首先排除。销售面积门槛定在了1500万方——为什么不和金额一样定2000?CRIC榜单数据口径是扣掉海外的,绿地的销售面积未达2000万方但高于1500万方,恒大高于2000万方;企业公布口径,恒大和绿地的销售面积均超过2000万方;这么定门槛和数据来源是值得思考的。
3、值得关注的是…公告里是这么写的“Cric克而瑞研究中心”,不二姐觉得正常业内人士都会用四个大写字母“CRIC”,并且嘉凯城的证代已经辞职了,所以很可能这个公告的条件部分是拟接手的企业提供的…那么粗糙的事情感觉更像是恒大而不是绿地做出来的...
4、300个项目对恒大和绿地均是适用的,不过从企业宣传习惯来看,恒大更喜欢宣传自己“已经进入了XX个城市,有XX个项目”,而绿地更喜欢宣传自己是世界的绿地--
5、“为保障嘉凯城未来业务发展及产业整合升级,拟受让方或其所属集团公司须控股不少于一家具有国内特级资质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并控股不少于一家具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
这条是最迷惑人的,很显然绿地旗下有三家建筑基建类的企业,绿地建设、贵州建工和江苏省建,而恒大是没有的。如果这个壳最后是绿地拿下的,那么做为大基建业务上市平台的可能性最大。
6、拟受让方及其所属集团公司承诺在取得嘉凯城控制权后,将发挥自身优势,做强做大嘉凯城,并保持嘉凯城的注册地在杭州不变。
这一条也是适用于绿地的,绿地总部上海和杭州更近,并且绿地在入股杭州工商信托时已经和浙江省国资委打过交道了,国资和国资的交易也容易些。
结论是:让我们重温这句话“不二姐在3个以上的渠道听到了很确认是恒大的消息”….在资本市场消息永远比分析重要,定向太明显当心被请去喝咖啡,建筑那条很可能是故意放的烟雾弹,毕竟许老板的手笔临时搞几家有资质的企业也不难(绿地:我躺着也中枪)
恒大为什么要同时拿下两个A股上市平台?
1、你们以为就只有这两家吗,听说恒大在搜刮壳资源的时候动作很大呢,是个壳我就要,有多少收多少,有钱任性!
2、还是昨天说的,国企壳资源操作相对复杂,有失败和长时间等待的可能,狡兔三穴,有备无患。
3、嘉凯城是显然是两厢情愿的,廊坊发展的反应倒是有种措手不及的味道。不过廊坊发展的反抗真的有用吗?一方面股权分散,恒大光靠二级市场买买买到13%以上几个亿就够了;另一方面,如果要向大股东定增,中小股东会同意吗?一家亏损无资产的国企,和许老板概念股,换你你会怎么选?而且恒大已经拿下5%表决权了哦。
结论:恒大的多元化业务实在太多,之前的传言是3333私有化后在A股借壳上市,现在的新传言是,恒大买下的壳将成为地产业务在A股的新上市平台。这两个壳里的资产怎么分比较好呢?不二姐来替许老板分一分:
嘉凯城可以装恒大商业集团。嘉凯城的三四线城市会客厅概念和土地,和恒大商业无论是位置,还是业务性质都是相同的。
廊坊发展可以装海花岛。许老板把海花岛当产业在运营,并且早就传出要分拆上市的消息,而廊坊发展在规划里也提到了一些产业方面的内容呢。
不二姐觉得恒大还没有买够。谁会是许老板的下一个壳呢?
【地产不二】
原创·专业·有深度
犀利·小众·数据控
转载须知会作者
↓扫码关注↓
再不关注我要撕逼了嗷!
嘉凯城电影院是国来自企吗
是。嘉凯数字电影院线是由国家广电总*批准成立的跨省院线公司,属于国企,致力于通过专业的影院管理,发行服务和营销服务,创建定制化的院线合作模式,将各项优质资源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产业内联动。未来嘉凯城将会以院线为纽带,贯通电影产业上下游,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嘉凯影城与中影巴可,环球数码、鲁信睿浩,NEC等国内外优质供应商合作,全面采用高端观影配置及先进的硬件设施。
嘉凯城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介绍?
简介:嘉凯城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03月30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咨询服务,自有房屋出租,国内贸易(除专项规定),实业投资,投资咨询服务,制冷设备、空调设备(除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等。
法定代表人:霍东成立时间:1999-03-30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310000000092026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281号
嘉凯城电影院是员组入村议肥志清成国企吗
是。嘉凯数字电影院线是由国家广电总*批准成立的跨省院线公司,属于国企,致力于通过专业的影院管理,发行服务和营销服务,创建定制化的院线合作模式,将各项优质资源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产业内联动。未来嘉凯城将会以院线为纽带,贯通电影产业上下游,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嘉凯影城与中影巴可,环球数码、鲁信睿浩,NEC等国内外优质供应商合作,全面采用高端观影配置及先进的硬件设施。
嘉凯城会退市吗?
可能会退市嘉凯城股票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公司经营状况欠佳,同时还面临着多项诉讼和质疑,导致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如果公司无法稳定运营下去,那么就会面临退市的风险当然,嘉凯城也有可能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来挽回股民的信心,恢复公司业绩,从而避免退市的命运
嘉凯城院线公司被华建收购了吗?
目前尚未确定是否被华建收购。因为目前还没有官方公布嘉凯城院线公司被收购的消息,但是已有一些媒体报道了相关的传闻。待官方发布正式声明后,才能确定是否被华建收购。有消息称,嘉凯城院线公司是国内电影院线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华建集团与该公司之间的收购谈判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具体交易细节还有待公布。收购消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也引发了嘉凯城院线公司的员工和影迷们的担忧和期待。
白银宏达铝业是国企吗?
我知道
st嘉凯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是什么?
综合多方资料和公开信息,无法确定“st嘉凯”指的具体上市公司是哪一家,无法对其主营业务作出明确的结论。建议提供更具体的企业名称。
【延伸内容】
针对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主营业务的描述和范围,可以通过公司公告、年报、官网等途径获取;
2、从公司财报中分析主营业务所占比例,了解公司盈利来源的主要贡献者;
3、了解公司的竞争对手和行业情况,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公司所处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
【具体步骤】
1、通过公开渠道获取上市公司的公告、年报等,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和主营业务描述;
2、从公司财报中分析主营业务所占比例和盈利情况;
3、了解并分析行业情况和竞争对手情况,形成完整行业和公司分析报告;
4、根据分析报告的结论,得出概括性的主营业务和盈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