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华域汽车下跌原因(为什么华域汽车停牌那么久开了还是死气沉沉)

2023-11-22 09:28:26 59 0

为什么华域汽车停牌那么久开了还是死气沉沉

600741资产注入需要长期的过程,同时复牌并没有直接涨停,说明市场认同度低,近期还有需要调整,调整之后还是继续向上的,大的趋势没有问题,继续持有。

华域汽车为什么这么牛?

华域汽车之所以备受瞩目和认可,有以下几个原因:1. 技术领先:华域汽车在汽车技术方面具备很强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引擎和变速器技术,以及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使其产品在性能、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具备较大优势。2. 产品多样化:华域汽车的产品线覆盖了从小型车、中型车到SUV等多个细分市场,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同时,华域汽车注重产品的品质和设计,不断推出款式新颖、配置丰富的车型,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3. 市场份额增长:华域汽车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不断增长。公司通过在国内外市场的持续投资和拓展,不断加大销售渠道的建设和推广力度,使其产品能够更广泛地覆盖到不同地区的消费者,从而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4. 品牌价值提升:华域汽车通过长期的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活动,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公司积极参与赛车活动,并赞助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综上所述,华域汽车凭借先进的技术、丰富的产品线、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使其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备受关注和认可的汽车品牌。

华域车身零部件有限公司怎么样?

很好!华域汽车车身零件(上海)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拖拉机内燃机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以从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18106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18106万人民币。经营范围

轻型客车及配套设备、附件、汽车配附件、齿轮箱及工矿配件、汽车锻件、汽车门铰链、限位器、手刹车的生产及销售,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自有房屋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华域汽车还会跌吗?预计什么时候会涨?

你好600741华域汽车今日开盘价21.05最高21.33最低20.80实时价21.35涨跌幅+0.47%现在已经上涨了哦如有帮助,请及时采纳,感谢你的支持!

为什么大A需要政策底

众所周知,3月15日,我大A自我怀疑以至已极,一口气狂吐了5%。甚至连分析师段子受都敢暗戳戳的写文讽刺官方机构出假数字骗他了,博得一种自我怀疑主义的分析师和机构满堂彩。

而3月16日,在仍旧拉胯的状态下,有人开了一个会议,会议纪要一公布,立刻云开雾散,所有的怀疑主义抑郁症都被治愈了。A股被顶了两天连涨。N多人高呼政策底来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了。从我不长的人生记忆里,最近几年中18年这事发生过,16年这事还发生过。每一次都是N多股票跌到地板价,然后无论如何回不了头,必须等待一纸政策来宣布支持,才能够从泥潭中反而向上,重新开启一轮周期。

屡次都有,屡试不爽。这形成了A股独特的政策底现象。

我从了解了有政策底这个东西以来,一直思考为什么我们会需要一个所谓的政策底这个东西。

到18年,当时因为强力去杠杆,经济前景不明朗。10月份左右,政策宣布强力去杠杆改道。我当时有个结论,认为政策底是政策支持基本面,带来了基本面预期的改善。

但22年,这一次政策要稳经济的态度在年前就表达的十分明确。并不存在需要扭转政策对基本面态度的问题。我们还是出现了在悲观情绪下A股狂泻千里,只能靠政策拉他回头的*面。

我对我之前认为的,政策的作用在于扭转经济预期的观点产生了动摇。我觉得除了政策对预期的扭转作用之外,这种必须有人扶一把的特性,深刻的反应了一个问题——们的大A很有可能不具备给资产充分定价的能力。因此不具有向资产价值收敛的特性,他是发散的。

也就是说在A股这个市场里,市场给资产定价会越来越疯,疯到顶上,尽管很疯,市场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对过高的股价有所恐惧,迷途知反,转而下跌。但跌起来就不行了,市场自己不会判断哪儿是底,必须政策拨拉一把,告诉他,喂,大A到底了哦,然后分析师,企业,资金一起使劲,其实背地里估计还是有一个合力喊1、2、3的过程,才能把他拉回来。

这就是典型的缺乏独立定价能力的市场。

市场这个东西,尽管我们无数的高管大明白,津津有味的从自己不知哪里生出的智慧,对他极尽可能的瞎鸡儿阐释

但他的本质其实是个制度,这个制度的意义其实就一个,那就是通过多个参与方,自由竞争的参与,来给在其中交易的物品以合理的定价。

对供不应求的东西定高价,对供大于求的东西定低价

剩下的交给人性。

由于人性天生逐利。高价有利可图,人性驱使人类去多生产供不应求的东西,从而增加相应的供给,带动市场价格回落。

低价的东西无利可图,人性驱使人类去少生产供过于求的东西,甚至翻过来做做空供过于求的东西,使供给减少,从而带动市场价格回落。

所以,对于一些一心谋求市场化改革的人和机构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是有的,你要做的不是市场,你要做的是正视人性,让人性自然而然的发挥他本来的作用。市场化改革就做到了。

但现实却是这些天天喊市场化改革的机构,天天压抑人性,却拼命要搞本不属于自己的国家级制度问题。自然只能以失败来收场。

而对于我们的股市,却恰恰相反。在这里逐利的人性,从来不缺,但市场却是不完善的,以至于逐利的人们,在A股股价过低的时候,缺少一个自发把他拉回来的方法。只能靠有人出面喊号子。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价值投资派,有个很著名的论断——高手都是看资产负债表投资,只有初学者才看利润表。

但事实上,你从A股的投资看,几乎没人看什么资产负债表。资深分析师,即使宣称自己是价值投资的,也是看利润表。原因我们等一下说,先说回价值投资学派。

价值投资学派看资产负债表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通过资产负债表,去寻找企业报表中没有直接披露,或者明显低估了的资产,也就是巴菲特所谓的“经济商誉”,通过这个找到公司隐藏的价值,从而给他一个合理的估值。然后对比股票的市值。市值高的就抛弃,市值低于合理估值的就买入。

价值投资派,格雷厄姆和早期巴菲特的“捡烟蒂”方法,以及后来巴菲特的经济商誉法都是这个道理。捡烟蒂基本上是找市值低于净资产的企业,经济商誉基本上是找有好资产,但账面上没合理估值,市值也没充分反应的企业。

价值投资派坚信,股价终将回归内在价值。

很多国内价值投资追随者,坚信这“真理”。

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个价值投资的“真理”般的股价终将回归价值论断,其实绝非天然就能这样。他背后是要有一套合理的市场机制的

这个市场机制,其实隐藏在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操作手法中

在完整版的价值投资方法中,事情是这样的——

第一步,先看资产负债表找到低估值的公司

第二步,买入这个低估值的股票,等待股价回升

第三步,如果股价不会升,那就一直买,买成公司的大股东

第四步,作为大股东,拆分这个公司的资产,按每一部分资产的合理价格卖出去。然后赚到钱,离场。

由于这四步的存在,价值投资绝非一个买入并等待的操作手法。他是买入等待,如果价值不回归,那么我就主动让他回归。

简而言之,在这样的市场上,市场本身有让逐利的人们,通过自发的手段,让价值回归到合理水平的渠道。

正因为有这样的渠道在,当股票市场跌出正常价值,自然有多头可以大胆的买入有价值的公司的股票。如果股价不会升。那么我们通过一级市场拆了他一样卖钱回收利润。

如果缺乏这样的渠道,大A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不会自发回归价值,他会一直跌,没有底,必须有人来扶一把,靠权威机构的政策来喊一把,好了哟,可以回升了哟,一二三我们一起使劲。

其实今天的A股,市值跌在价值以下的股票也是有的。

比如我们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华域汽车。这是一家综合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他旗下的业务包括智能互联、电动系统、轻量化、底盘、内外饰多个方面

(华域汽车产品结构)

其中的车灯业务华域汽车,全国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不仅超过了车灯领域的大牛股星宇股份,同样也超过了外资的海拉、小糸、斯坦雷、法雷奥。妥妥的车灯龙头。

(国内车灯市场份额)

2020年,华域视觉的营业收入110亿以上,远超过不到80亿的星宇股份。星宇股份该有的LED车灯,智能化车灯技术,华域视觉一个不少。且配套企业同样遍布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丰田、长安等企业。

(主要车灯企业2020年营收)

然而,车灯其实还只是华域汽车业务的冰山一角。作为完整的零部件企业,华域汽车2020年的整体营业收入是1336亿。

凭借这个规模的营收,华域汽车在2021年的全球百强零部件企业中排名第11位,国内仅次于潍柴动力,排名第二。

在他巨大的销售规模中,除了占他十分之一,同样是全国龙头的华域视觉外,还有全国龙头地位的座椅业务,占了华域汽车销售收入的主要部分。

除了规模化业务,华域汽车还有科技创新类业务。汽车电子领域有毫米波雷达技术、线控制动Ebooster技术等。拥有相似技术的公司德赛西威、伯特利早已在去年涨到疯。

截止17日收盘,华域汽车的市值只有663亿

而上边和他对标的企业,星宇股份2021年83亿的车灯营业收入,却达到了453亿的估值水平。

即使我们假定比华域车灯业务明显要小的星宇股份的车灯估值水平,就是华域汽车车灯板块华域视觉的合理估值水平。那么663亿-453亿,还剩210亿。

210亿对应年销售收入1200亿以上的座椅、汽车电子、毫米波雷达、线控底盘技术,说什么都是显著的低估吧。

但是一直以来华域汽车的股价就是涨不上去。

如果以当前的价格买入华域汽车的控股权,然后实施业务拆分,将车灯业务、座椅业务、电子业务、新能源业务分拆出售,一定能够赚的盆满钵满。

但在A股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作为上汽的子公司,上海国资的指数企业,谁把华域拆掉卖了,哪怕收到的钱都上交,也是不可饶恕。

当然也不可能有人买到华域汽车的控股股权。因为他有58%的股权牢牢控制在上汽集团手里,别人是不可能买的来的了。

华域汽车是这样,A股其他大量企业也是这样。

当一个企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通过股票被人买成控股,并有渠道去改善他的估值时。股票其实就不是格雷厄姆郑重其事的,在价值投资的体系里,给股票定的那个——公司权益的一部分的那个意义。

这意味着,这张票据的净资产支持力度是不够的。

若干年前,我们曾经在天津建立过一个文物交易所,给文物股票化,每一张股票代表了文物价值的一个份额。但即使有人筹集齐了所有的“清明上河图”的股票,也不可能拿这些股票去文交所把清明上河图换走。这是每个人都清楚的事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交所的股票交易完全脱离了文物本身价值锚的控制,变成了炒作的工具。后来文交所也因此式微。

我们的大A股票的代表权意义当然远好于文物股票。但正因他还存在的这些市场不完善,他的自我定价机制就仍不能健全。

他的暴跌,就是容易找不到底,需要扶一把。他的炒作,就是有些时候过于离谱。这绝不仅仅是靠这两年大家一直在喊的投资人机构化,就能够解决的。

所以正是从这个背景上来说,再结合法码的尤金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我们可以相信,在A股,技术分析其实还是可以赚到钱的。

这样我们首先对大A的风险应有重新的审视,其次对大A应该保持乐观。

————全文完—————

延伸阅读:

多做些深入研究,少跟人乱带节奏

俄乌干仗,A股为什么要大跌

爱尔眼科的2000亿市值,真的是被艾芬医生撕下来的吗?

当我们担心宁德时代,我们在担心什么?

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每人直接发几千块钱,却支持货币放水

听说发改委钦定电费要涨价,咋回事?

又来保汇率还是保房价?食shi啦你

汇率飙涨,什么情况

2021年为什么没有人再提地方债和去库存了

叶飞爆料股市操纵——二十年来资本市场杀猪史

从张麻子到比特币——为何世界富豪都唱衰比特币

能源变革史:一条大国格*变换的暗线

人口普查数字中的全国众生相

从房地产到汽车——二十年扩大内需史

汽车周期论:短期看经济,中期看产品,长期看技术

我为什么旗帜鲜明的反对“三驾马车”分析经济

华域车身和华域汽车是一家吗?

华域车身是华域汽车旗下子公司,是专门车身配件的公司。

2022年了,合资品牌依然是中国汽车集团们的利润奶牛吗

2021年,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恢复至44%,比亚迪、奇瑞、上汽乘用车等自主品牌销量均有大幅增长。而以南北大众为代表的合资品牌则多数出现下滑。从销量及市场份额来看,自主品牌似乎逐渐开始有一战之力。

出品|汽车营造社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乘用车市场开启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模式,一时间,桑塔纳、捷达等车型成为火遍大江南北的国民家轿。于消费者而言,合资品牌是品质的保证;于厂商而言,合资品牌是销量、利润支撑。四十年后的今天,在自主品牌向上的潮流下,合资品牌依然是国内车企的利润奶牛吗?

2021年,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恢复至44%,比亚迪、奇瑞、上汽乘用车等自主品牌销量均有大幅增长。而以南北大众为代表的合资品牌则多数出现下滑。从销量及市场份额来看,自主品牌似乎逐渐开始有一战之力。

但从多家上市车企的财报来看,合资依然是其营收、净利的重要支撑:上汽通过持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的销售公司50%以上股权,将合资品牌的销售业绩并表上汽集团,二者贡献了45%的营收。北京奔驰的净利润更是超过了北京汽车的利润总额。

2022年乘用车市场股比放开,宝马、大众都行动了起来,增持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对合资品牌来说,中国市场一如从前好赚钱吗?面对股比放开,中国车企们又准备好了吗?

注:华晨中国因破产,2020年起不再发布年报;北京奔驰的净利润由欧元换算,有部分汇率影响。

汽车营造社根据各家上市公司财报整理了国内各主要合资车企近5年来的营收及净利润。以上各家车企除北京奔驰外,均为中外双方各持有50%股份。虽然各家公司分配股利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均采用权益法计算收益,因此上述合资公司每年对中方企业的贡献约为净利润的50%。

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除长安福特,7家合资品牌营收突破千亿。对标2021年业绩较好的自主品牌长城汽车,有四家高于长城1364亿元的营收。从净利来看,也仅有长安福特一家,不敌长城67亿元的净利润。总体来说,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并没有消失。

但从近5年各家车企业绩变化趋势来看,合资品牌不再是利润收割机、不再是随随便便就能豪夺销冠、轻松赚钱的存在。美系品牌利润空间腰斩且一度出现亏损:长安福特净利从2017年的121.71亿,跌至2019年亏损38.51亿,如今扭亏为盈,但净利只达5年前的1/6。另一家美系合资公司上汽通用利润几经起伏,2021年净利润大幅增长77%依然不到近五年最高点的一半。

最早进入中国的德系品牌也有所下滑。2021年大众在华销售330万辆,尽管同比大幅下滑,依然是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乘用车品牌,南北大众的布*也成为其他合资品牌在华布*的范本。

1984年中德双方正式牵手,上汽大众成为中国最早一批获得成功的合资品牌。从上汽大众近5年的销量及财务表现看,大众在中国市场“一哥”地位正受到挑战。销量方面,自2018年微增0.2万辆后,一路下滑,2021年销量跌至五年前的60%,2020-2021全年,销量连续24个月下滑。

与2021年大众集团销量下滑但营收净利双增不同,上汽大众的财务表现与销量一样,自2018年达到最高点后,持续下滑。营收缩水千亿,净利润较2018年下滑64%,险守百亿大关。

相比美系、德系,日系品牌抗风险能力似乎更加强大。广汽“两田”五年间,经受住了疫情、供应链、车市下行等种种大环境的考验,营收、净利持续上升。丰田作为2021年全球销冠,强大的精细化管理能力让在华合资企业受益颇多。在全球供应链承压的大环境下,2021年广汽丰田销量逆势增长8.24%达82.8万辆,也成为上述合资企业中唯一一家五年间持续增长的品牌。财务表现同样强势增长,五年间广汽丰田净利润增长159%,2021年突破百亿,营收增长114.35%达1294.65亿。

广汽本田2021年销量小幅下滑3.16%,累计销售78.03万辆,但净利润同比增长13.45%达84.18亿元。五年间营收增长24.78%,利润增长55.66%。虽然增速不及广汽丰田,净利润也低于东风本田等合资品牌。但除2021年营收小幅下滑外,广汽本田五年间营收利润始终保持增长。

广汽两田能逆势增长与其管理能力不无关系,从广汽集团披露的产能利用率来看,五年间二者的产能利用率均在100%以上,已有产能得到充分释放。而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由于销量下滑,产能利用率也持续下滑,2021年广汽丰田的产能利用率甚至是上汽大众的两倍,这也是广汽丰田比上汽大众少卖40多万量车依然多赚近13亿的部分原因。

本田另一家合资公司东风本田在波动中增长。2021年东风本田销量下滑10.4%至76.19万辆,营收下滑7.89%至1092.95亿元,但净利润同比增长6.16%重回百亿俱乐部。整体上东风本田的业绩表现稳中有升。销售规模保持在70-80万辆之间,营收在千亿左右,利润也保持在百亿左右,没有出现大幅下跌。

东风有限在一众日系合资中显得相对表现不佳。东风有限是东风集团与日产汽车的合资公司,包括东风日产、英菲尼迪、启辰等7家公司。不完全体现东风日产的财务业绩,但从销量上看,东风日产占比超80%,是营收的主力。

乘联会数据显示,21年东风日产(不含启辰)销量下滑11.72%至100.03万辆,跌至5年来最低点。整体来看,东风有限的营收及净利自2018年以来持续下跌,但跌幅相对较小,2021年营收较五年来最高点跌去10.16%,净利润跌去25.67%。但在14万辆商用车的加持下,东风有限净利润仅比广汽丰田低0.47亿元,属于面向大众市场的合资品牌中利润较高的厂商。

面对行业下行压力,以主流大众市场为目标人群的品牌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而豪华车则展现出了更高的业绩弹性。在华两大豪华合资品牌带来巨大的利润。华晨宝马由于中方合资公司华晨集团宣告破产,自2020年后不再公布年报,但仅从2017-2019年的财务数据来看,华晨宝马营收、净利持续增长,2019年仅销售54.49万辆车,净利润就超过卖了160万辆的上汽通用,足见单车利润之高。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华晨宝马销量同比增长7.8%达65.2万辆,再创新高。

另一家豪华合资品牌北京奔驰与奔驰集团一样,销量下滑但利润增长。2021年北京奔驰销量下滑8.2%至56.1万辆,营收小幅下滑但利润同比增长9.23%。近年来,北京奔驰仅有2021年营收有所下滑,此外一直保持高增长,5年间营收最高增长45.32%。利润更是暴增82.9%。

从合资车企5年间销量、营收及利润的变化可见,车市下行压力下,合资品牌也难独善其身,少有保持高速增长的品牌。但合资板块还是不是利润奶牛,还要看他们所在的车企整体的业绩情况。

汽车营造社根据各合资板块的股比,可粗略计算出合资板块对各家车企归母净利润的贡献比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每家企业每年派发股利不同,但平均到每年,派发的股利依然为该合资企业当年净利润乘以股比,因此此处以该指标计算归属于中方企业的利润。

从上表可见,北京汽车、东风集团、广汽集团依然重度依赖合资板块的输血。其中北汽最为严重,从北京奔驰分得的利润远远不足以弥补其他品牌的亏损。2021年,北京汽车从北京奔驰大约可获得114.66亿元,然而北京品牌毛亏达45亿元,北京现代亏损49.95亿元,北京汽车需要承担其中的一半即24.98亿元。

与其他合资公司不同的是,北京汽车持有北京奔驰51%的股份,北京奔驰并表北京汽车,这才让北京汽车的财报足以与其他汽车集团媲美。而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合资贡献率丝毫没有下降的意思,从业务表现来看,北京品牌2021年销量下滑11.5%,仅售出7.24万辆,与上汽、广汽、长安等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相去甚远。

东风集团的合资贡献率同样巨高不下,贡献大量营收的商用车盈利能力不足,2021年合营联营企业中商用车业务净利润仅有5.21亿元。与北汽一样,东风集团也缺乏畅销的自主乘用车品牌。但东风旗下两大自主乘用车业务发展迅速,2021年东风风神销量同比增长72.5%达12.08万辆,东风柳州也增长26.8%销售12.22万辆。旗下孵化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近日发布第二款车型,在新能源市场动作频频。

广汽集团的合资贡献率则大幅上升。近两年更是超过100%,可见其他业务处于亏损状态,或与自主品牌加大投入有关。2021年广汽自主乘用车品牌广汽传祺同比增长26.5%销售44.73万辆,传祺M6、M8销量均有大幅上升。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成倍增长,正寻求独立上市。但新能源品牌及技术的打造也意味着大量的投入。

整体来说,合资板块依然是北京汽车、东风集团、广汽集团的利润奶牛,用合资品牌的利润发展自主品牌是普遍思路,但随着股比的放开,自主品牌的造血能力也要尽快形成,以保证未来一旦外资提升古币后,企业依然能健康运转。

相比之下,上汽和长安的合资贡献率则大幅下降。上汽集团的合资贡献率由2017年的61.24%下降至2021年的35.56%,一部分是由于上汽集团的合资板块业绩下滑严重,另一部分也说明上汽集团的其他业务有一定的造血能力。其中汽车零部件业务华域汽车、金融业务上汽财务贡献了近50%的利润,但扣除合营联营企业收益,上汽乘用车的盈利能力仍需提升。

5年间,长安由完全依靠合资转变为合资利润占比不足50%,是自主造血的典范。2021年长安汽车同比增长22.3%销售119.33万辆,蝉联自主品牌亚军。今年一季度,长安更是因阿维塔利润暴增四倍,除去阿维塔的影响,净利依然增长2倍多,股价多天涨停。

从我国乘用车发展的历史来看,倚重合资一度是必然的*面。当前各大车企的财报也在不断强调提升自主品牌销量,但销量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加强盈利能力,让产品叫座又赚钱才是车企们更要关注的问题。

华域汽车上汽集团哪个公司好

华域汽车是上汽集团旗下的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其前身是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目前,华域汽车主要生产轻型商用车和客车等车型,其在国内商用车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在上汽集团的旗下,华域汽车与其他几家汽车生产企业相比,其产品线较为单一,主要生产轻型商用车和客车等车型,而其他企业则涵盖了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但是,在轻型商用车和客车领域,华域汽车的产品质量和口碑都较好,也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华域汽车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企业,其生产和销售网络得到了上汽集团的支持和优势,并且能够共享上汽集团的技术和资源。因此,在选择华域汽车或者其他上汽集团旗下的汽车生产企业时,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品牌和车型。

华域视觉是上汽子公司吗?

华域视觉是华域汽车的子公司,辈分上属上汽集团孙公司。如果你研究华域汽车,就会发现华域视觉多重要。

这家公司的故事很平凡,但有意义。

华域视觉的前身是小糸车灯,小糸车灯的前身是上海车灯厂,上海车灯厂的前身是上海第二汽车配件厂,一家弄堂小厂。它的再前身是一家打铁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股东后代现也在华域视觉,任模具部副部长,姓施。

华域汽车2020年汽车销量?

2020 年国内市场销售整车 2,532.4 万辆,同比下降 2.2%,其中,乘用车销售 2,004.4万辆,同比下降 7%,新能源汽车销售 126.9 万辆,同比增长 7%。在此背景下,华域汽车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自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同比增幅均回归正增长。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418.52亿元,同比增长8.91%,环比增长9.84%;归属于上市母公司净利润达23.01亿元,同比劲增49.77%,环比增长28.16%。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