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黄金储备量有多少?
今年以来,俄罗斯因国际*势问题增持黄金,1月份购入18.9吨后,2月又购入22.8吨,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俄罗斯的黄金储备达到1880.5吨,超过中国的1842.6吨,位居全球第5名(不包括IMF)。
按理说,中国此次被俄罗斯赶超,应该有所行动,迎头赶上,但据中国央行称,中国4月末的黄金储备为5924万盎司(约1842.6吨),这不仅与3月份持平,更是与2016年的储备量持平。虽然这与中国央行于2016年官方宣布停止购买黄金的决定有关,但鉴于黄金在一国经济中有着特殊作用,中国真的只满足于明面上的这1800多吨的黄金吗?
中、俄黄金储备见长美元地位面临危机据数据显示,全球黄金储备量第一的是美国,为8133.5吨,超过了中国的4倍,紧随美国之后的是德国(3381吨)、意大利(2451.8吨)和法国(2435.7吨)。虽说从官方数据看,中国的黄金储备和其庞大的经济规模有些不相称,但中国每年黄金来源量的数目不容小觑。
中国本身就是黄金生产大国,2017年产量为426.14吨,居世界第一,同时又不断向瑞士、澳大利亚等国进口黄金,2003年中国还停止出口黄金,这样只进不出,除却市场需求的黄金外,剩余的黄金很可能就成为的储备黄金,据此,Bullion Star的分析师甚至大胆猜测,中国的黄金储备量可能高达2万吨。
虽说中国具体的黄金储备量不确定,但可以看出,中国和俄罗斯一样也在积极储备黄金,其实际储蓄量或许真的高于美国的储备量。眼下美国因四处挑起纠纷而引起各国的不满,美元也因此不受待见,而中国不仅储备黄金、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其货币更是在全球的货币中崭露头角。
人民币国家化进程加速 美元国际霸权地位恐将不保除了中国、俄罗斯增持黄金外,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也在增大黄金的储备量,可见美元的信用已经受损,各国开始寻求其他货币规避风险。俄罗斯今年除了大幅增持黄金外,更是大幅抛售美债,5月份其美债持有量仅为149亿美元,减幅高达84.5%。
俄罗斯抛弃美元后,转而投向人民币的怀抱,俄罗斯央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在俄罗斯的储备资产中已升至2.8%;此外,俄罗斯央行去年还购买了价值120亿美元的人民币,可见俄罗斯对人民币情有独钟。
或许是俄罗斯起到了带头作用,其他国家在抛弃美元后,也将人民币作为货币交易的不二之选。除了俄罗斯,目前还有伊朗、越南、泰国等国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包括德国、法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都将人民币纳入自己的外汇储备当中去;在货币互换协议、购买外债方面,人民币也是各国优先选择的对象,据IMF数据显示,美元占在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已经降至62.48%,创4年来的新低。
各国增持黄金已经是去买美元化的一个预警,现在又纷纷向人民币靠拢,更加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进程,若照此情形下去,“美元霸权”的论调可能将成明日黄花。
中国3.44万亿美金外汇储备中有多少是借给美国人(制造武器来讹诈他国的)?
截至2013年3月份,中国共计外汇储备3.4万亿美元,其中,其中70%左右是美国国家国债(1.2万亿美元),或者其他美元资产1万亿美元(美国股票,美国企业债券和地方债券)!其他分别是欧元,日元和英镑!同期,世界各国总外汇储备为10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或者美元资产占据70%。美元依然是世界绝对储备货币。美元依然没有衰落。中国是美元霸权的绝对维护者,美元衰落,绝对冲击中国经济。如果中国抛弃美国国债,那么美国会发动印钞机,换中国钱。这样,中国经济将面临彻底崩溃。而美国靠庞大的黄金储备,依然能稳住。
中国的外汇储备这么多,为什么国内还缺美元?
国内不缺美元,国家美元充足到有3.5万亿外汇储备。
现在是美元太多,美债利息远低于国内物价上涨。如果有美元,换算为人民币 或是实业投资 买设备 买矿产比较合理中国增加100吨黄金储备,抛810亿美元美债后,美联储顾忌的事或发生
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成就了美元的地位,进而也使得美国经济凭借美元的优势,而在全球范围内非常轻松地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特别是当美国于1971年单方面废除布雷顿森林体系金本位制后,黄金作为全球恒定货币的光芒也被美元掩盖住了。
而在全球多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和美债也渐渐成为主要角色,黄金则降为次之。不过,这都是建立在美国经济良好信用基础上,一旦这一信用下降,美元的地位则面临被替代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以来,这样的景象或正在发生。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央行共买入约650吨黄金,为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买入黄金最多的一年。而根据世界黄金协会9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共计34,407.58吨。据报告,年初至今全球各国央行的净购金量已超过400吨,这仍是自2010年央行购金出现净购买以来的最高年度累计水平。
澳新银行预计,未来几年的全球央行购买狂潮可能会持续存在。该行经济学家约翰•沙玛(JohnSharma)表示,特别是中俄等主要新兴市场国家,都在使外汇储备更加多元化。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经济不确定性普遍存在,黄金提供了理想的对冲,因此将受到全球央行的追捧。
实际上,专家关于中俄引领全球央行增持黄金潮的说法,我们通过以下的数据就可以佐证这一观点。俄罗斯继去年成为全球最大黄金买家后,今年一直在持续增持黄金,俄罗斯7月黄金储备增加12.18吨,由2,207.1吨增至2,219吨。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自2018年12月至今年8月,已连续9个月增加黄金储备,截至8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6245万盎司(约1942.41吨)。
对于中国突然打破沉默发出黄金信号,彭博社如是说:自去年12月恢复采购黄金以来,中国黄金储备已累计增加了近100吨黄金。以吨位计算,8月份的增持量为5.91吨,此前8个月增加了约94吨。也就是说,按外媒的这一说法,从去年12月至今年8月,中国黄金储备累计增加了约100吨黄金。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上图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在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8年12月的数月间,中国黄金储备几乎一直处于同一个水平线,没有发生过变化的阶段。
显然,在去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格局正发生着悄然改变。而按美国媒体CNBC和俄媒RT等外媒的分析报道,一旦中国如同俄罗斯一样大幅囤积黄金,并抛弃美债这一美元核心资产,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冲击或将是难以想象的。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曾经是前十大美债海外持有者,而到了2018年,俄罗斯突然大手笔抛售美债,去年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就抛售了约85%的美债。再加上前几年抛售的美债数量,近年俄罗斯累计抛弃了约93%的美债,俄媒称,俄罗斯正在向持有美债为0而倒计时。分析认为,俄罗斯等国正在用大量黄金和美债清0的进程和方式而走上一条与美元隔离之路。
那么,在中国累计增持约100吨黄金的进程中,抛售了多少美债呢?我们查询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在去年6月至今年5月的12个月间,中国(内地)共减持了810亿美元的美债。这一抛售的数量已超过德国目前持有的792亿美元。尽管中国(内地)6月增持了非常少量的23亿美元美债,目前持有1.1125万亿美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连续24个月都是全球最大美债主后,已经成为第二大美债主了。
而美最大海外债主易主,日本或正在接盘这件事,并非偶然,这背后的核心逻辑正是折射出美元和美国经济信用减弱过程中,中国的外汇储备选择日益多元化和综合化。这或也是全球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不断剥离美债的一个关键信号。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以来,全球至少22个美债主在不同月份不同程度地减持了美债。
与此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大,在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不断抛弃美债,增加人民币和黄金等非美元储备过程中,全球经贸交易也正在不断与美元脱钩。亦如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数月前就表示,我认为我们最终可能会拥有美元以外的储备货币。全球金融体系的演变目前落后于全球经济,并且发达经济体的金融资产集中度不对称经济活动。
卡尼称,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活动中的份额现在为60%,但其在全球金融资产中的份额却落后于约三分之一。目前国际贸易的一半以美元计价,但随着经贸的转变,实际和金融之间的脱节可能会减少,并且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其他储备货币。首先,我预计这些将是现有的货币,例如人民币。“中国提供人民币计价的绕过传统美元事件的选择,例如原油人民币期货。”
事实上,卡尼关于人民币将发挥大作用,以及作为储备型货币趋势加大的预期,在过去一年在石油交易中已非常明显。例如,在美元对石油国伊朗开启金融限制之前,伊朗就宣布将人民币列为主要外汇货币,以替代美元。此外,俄罗斯已在向中国出口石油过程中创立了部分无美元化环境。另据路透社去年二季度报道,中国一家石油企业已签署了首笔以原油人民币期货计价的中东原油进口协议,并计划签署更多此类协议。这就意味着,中国买家拟用人民币大规模交易石油。
不仅如此,同样拥有储备货币的多个发达市场也正在加大向人民币靠近的力度。比如,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欧洲的央行都已将人民币列为外汇储备,德国央行一位负责人称,将人民币列为外汇储备,这是由世界经济的客观情况决定的。而英国、日本都与中国央行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按多家媒体近日的解读,中国的数字货币或也将呼之欲出。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月7日报道称,在世界经济不稳定的关口,数字资产开始受到投资性需求。正是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可能向全世界推出第一种国家加密货币。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一项调查显示,2015年建成运行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2018年的交易额同比上年增长8成,达到26万亿元。不仅如此,不久前,更是升级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王牌CIPS二期。数据显示,CIPS已为境外900余家银行法人提供服务,该系统业务范围已覆盖162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将中国外汇储备日益多元化;累计抛售810亿美元美债;共增持约100吨黄金;中国买家拟用人民币大规模交易石油;或即将推出国家加密货币;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全球履盖等多重现象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看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影响力已扩展到世界货币格局领域。而这些现象,都是不断滥用美元地位的美联储所非常顾忌的事,但却的确发生了。分析认为,这也是近期美债收益率曲线持续倒挂,美国经济或正陷入萧条信号背后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完)
为什么中国拥有大量美元外汇来自储备
中国大量出口,美国大量消费付出美元,中国积累大量美元储备,随时有贬值可能。美怕什么呢?怕印钞机搞不赢。
中国现持有多少美国国债?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598万亿美元
我们对外汇储备和美债的错误认知
在普通人的认知里,外汇储备显示着中国的强大,美债代表着美国的虚弱。
这是片面的判断,所以说是普通的,不是专业的。
PART
NO.1
外汇储备和美债的常识
1、外汇储备怎么来
取得外汇简单地说有两个渠道,一个是资本流入,一个是贸易顺差。
第一个好理解,你带着英镑到英国旅游,产生了消费,支付了英镑,资本自然流入了英国。
第二个要解释一下:人民币不是国际流通货币,和外国发生交易得使用硬通货(美元、欧元、日元等,)出口产品或服务赚取外汇,进口消耗外汇,当整体贸易产生顺差的时候,也就是赚的比花的多时,就产生了外汇结余,这些钱存在外国的银行里,但权属中国,这就是外汇储备。
2、美债是什么
美国是国内小政府,“国际大管家”,财政收入不够维护其全球军事和经济霸权,所以就得借债,中国发债,基本是对内,因为外国人拿着人民币用处不大,而美元遍布全球,所以美国向全世界借。
美债就是美国以国家信用为背书,向债权人打的美元借条,到期还本付息。
3、外汇储备和美债的关系
中国外汇储备呈多元化,但以美元为主,存放在银行里利息太低,美元债券利息高一些,且流动性(随时在市场进行转让)和安全性(至今未出现债务违约)很高,资金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借给美国当债主,赚点儿利息。
简言之,产生外汇储备和购买美元债券都是市场行为,对中美都是理性的选择,也可以说是现有条件下的双赢,至于在此过程中谁占的便宜更多,需要深入论证。
PART
NO.2
外汇储备和美债的误解
1、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吗?
外汇储备多,说明贸易顺差大,同时具有保持本币币值稳定的能力,仅此而已。如果过大,一可能被美国割韭菜,二必然引起国内通胀。
每国(不是美国啊)政府都有制造通胀的天然冲动,目的在于割老百姓的韭菜,举个例子,你费尽千辛万苦攒了100万,准备退休养老,但由于不断的通胀,过了10年,你这100万的购买力变成了10万,那90万不知不觉就被政府偷走了,外汇储备也是这样,所以经常有人说,美国在割全世界的韭菜。
外汇产生的逻辑是这样的:中国有项规定叫外汇管制,意思是一个出口企业如果跟美国人做生意,美国人支付给咱们1万美元,然后这个中国企业必须在15天之内把这1万美元全都在国外花掉,买成别的货物,如果不花,就得拿去给银行换成RMB。
因为出口比进口多,所以挣的美元是花不完的,且结汇是强制,银行就要投放相应数量的RMB去购买结存的美元,这样投放的RMB资金量就大于了国内的商品总值(出口的产品是在国外消化的),导致物价上涨,由此通胀必然产生。
2、抛售美债有意义吗?
总有人认为美债是中国对付美国的一个筹码,可以通过抛售美债来施压或制裁美国,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美债是由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家公债,全球投资者来购买,美国支付利息。2022年美债规模达到了31.4万亿美元,主要购买者是美联储,中国只持有8千多亿,不到3%。
由于美元的高流动性,这边抛,那边就有人接,而且抛了美债,利息收益就会减少,既不损人,也不利己。
再说了,抛了美债,之后呢?转换成其它货币?欧元、日元还不如美元靠谱;买成黄金?现在已不是金本位时代,黄金并不能锚定货币的价值,就是说不能保值,而且流动性也低于货币。
3、人民币能替代美元吗?
RMB国际化意义重大,当前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货币竞争。如果RMB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不仅将现实地改变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及其相关的铸币税利益,而且也会对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RMB替代美元,首先要成为国际流通货币,成为流通货币,前提是RMB的自由兑换。
根据货币“不可能三角”理论(Impossibletriangle/Impossibletrinitytheory),在“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和“固定汇率”三个选项中,最多只能挑两个,不能三个角都占着。
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选择了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那么它的货币政策必然不能独立,这最典型的地方莫过于香港了,是谓联系汇率。
如果一个国家在拥有资本自由流动的政策前提下,想要获得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它必须放弃固定汇率政策。这种情况最典型的莫过于美国、英国、欧盟这些大体量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了。
中国是愿意放弃固定汇率还是货币独立呢,显然都不愿意。如果非要给一个选择,那只能是放弃固定汇率。
不过放弃固定汇率的之时,就是RMB大幅贬值之日。政府准备好了吗?你准备好了吗?
RMB的全自由兑换尚道阻且长,所以RMB替代美元目前只存在于在想象。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是每条道路都能通向罗马的。
END
DM 原创
寻美好爱生活
中国的外汇储备还有多少的最新相关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不久前公布的数字表明,外汇储备9月底已达9879亿美元,距1万亿美元仅差121亿美元。按照前9个月平均每月增长187.7亿美元的速度,我国外汇储备在本月底、11月初即可增至1万亿美元。
我国外汇储备始终在3万亿美元之上,而美债不足8600亿,钱去哪了
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种类多种多样,原因是因为外汇的作用非常强大。不仅仅可以面对国内人民币汇率改变做出保险,还可以促进国际之间的贸易投资。
外汇储备多样包括主要的美元和其他外币,还包括外币之外的股票和黄金等硬通货。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流动性强,价值稳定,风险性低。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债的储备,已经不到8594亿,而总数达到了3.1845万亿。
那其他的钱都进行了怎样的分配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关于外汇储备的更多内容。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之快,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变得更多更频繁,而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需要统一的方式来解决债务,或者行使贸易支付功能。
首先,如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一直选择国家间统一的贵重金属例如黄金,白银等的话,就会增加许多交通方面的经济支出,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面对这种情况,所以各个国家出现了外汇。外汇可以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方便了国际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利用国际货币来实现快速便利的经济交流。
其次,外汇作为国家间交易手段,还可以维持一个国家的汇率,如果国内人民币汇率发生改变,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售卖外汇,转换为人民币维持国内人民币储备,降低经济风险。
最后一点,外汇还可以促进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
我国目前外汇储备量,已经达到了3.1845万亿,这笔惊人的数字中,美债的占比仅仅占了8594亿元。
美国国债其实根本上就是美国发行的一种债券,可以用于国际之间的结算与支付,美国作为世界上一大发达国家,甚至是全球经济的“老大”,对于经济发展的稳定,各个国家都是给予了肯定。
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购买美债自然是风险非常低的选择,不必对于其国家经济状况过度担心,有着强大的还款能力。
又因为美国的国际地位,美债的流动性非常高,风险低,引得非常多投资者选择美债这一稳妥选择。
而如今情况大有不同,美国从今年年初开始,经济情况一直不乐观,甚至在今年三月份时,美国国内包括硅谷银行在内等,数家中小型银行接连倒闭,资金大量外逃,美国为了维持运转一直在增加美债利息率,但结*并不理想。
看到如此情况,估计上各个国家纷纷开始抛售美债,我国也不例外,我国抛售美债金额已经达到了4496亿元,在今年二月便抛售了296亿元,是近八个月以来最高金额。
不仅如此,我国抛售美债的进程还在加快中,将逐渐摆脱对于美元的依赖。
我国一直抛售大量美债,如今美债储备已经不足8594亿,那么抛售美债后的那些钱去了哪里呢?
美债的储备减少,而我国外汇储备一直在朝着多样化低风险进展,在抛售大量美债后我国购入了一大批黄金。
从2022年11月到今年2月,我国中央银行发布消息,已经增持黄金储备大概为102.02吨,黄金总量已经达到了2050.34吨。
因为我国如今大量储备黄金,美元对于黄金的价格,每盎司已经达到了1700美元,价格还在上涨。
央行在上周四公布又增加了价值为20亿美元的黄金。不仅如此,增加了黄金储备同时,吸引外来资金来华投资也是改善外汇储备构造的一大手段。
美债和黄金是很重要的国际货币,也是我国外汇储备目前很大的一部分组成成分,增加黄金储备,并加速抛售美债的行动还在继续,这一动作意在控制经济风险,维护货币政策独立性,将对我国带来巨大的好处。
如今美国经济情况并不理想,经过美国银行风波,美债信用值在国际上一直只降不增,我国大量抛售美债已经是大势所趋。
我国如今外汇储备总量保持在3.1845万亿元左右,其中黄金储备不断上升。
降低对于美元的依赖,对于我国适应国际经济变化,有着巨大作用,利于促进经济的独立性,保障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
大家对于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的改变,有什么看法呢?留在评论区一起交流一下吧。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及时删除
中国到底持有多少美国国债
中国持9000亿多美元美国国债,成为世界第一债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