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405今日停牌为什么
600405停牌是因为该股票由于某种消息或进行某种活动引起股价的连续上涨或下跌,由证券交易所暂停其在股票市场上进行交易。待情况澄清或企业恢复正常后,再复牌在交易所挂牌交易。
一本书读懂华为学习之法,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企业成长的动力源
如果华为只留下一项核心能力,那一定是学习能力。
——《华为学习之法:赋能华为的8个关键思维》
2021年8月6日,华为公布了上半年的经营业绩,营收3204亿元,同比下降29%,有网友撰文称华为业绩遭遇“滑铁卢”,未来该何去何从?从数据层面看,着实令人揪心。
在华为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曾遭遇过许多困难和挫折,任正非始终强调:“活下去最重要。”
在最近一次内部讲话中,他称:“华为仍顽强地活着。”
华为依靠什么活下去呢?答案是学习,华为向IBM学习,令IBM感慨“华为是学习进化之典范”。华为通过向世界顶流学习,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排头兵,让众多企业和个人心生敬佩,掀起了向华为学习的热潮。
然而,一个企业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唯一可复制的是华为的学习精神和学习的方法论。
可是,华为学习精神的方法论到底是什么?到哪里去找?
华为原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邓斌,他梳理了在华为工作10多年的切身感悟,深度访谈了多位在华工作20年左右的“老华为人”,写成了《华为学习之法:赋能华为的8个关键思维》。
这本书深度解析了“华为向谁学”和“华为怎么学”。这是两个容易被学习者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问题。仔细反思一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最大的误区是“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2500多年前,孔子有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容易记住前半句,选择性地遗忘后半句。现实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跟谁学,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影响结果的两个关键因素。
01// “学习华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老华为人”鼎力推荐
“学习”,本来是很“柔软”的东西,但华为人却把它变得很“硬核”。
华为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市面上分析华为“强悍”成长的文章,多如牛毛,亦如飘落的雪花。但很少有人讲透华为实现从弱到强的底层逻辑,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系统且无比复杂的事情。
专门写书分析华为的成长、成功之道,不仅需要深厚的企业管理功底和写作能力,还需要对华为的内部文化、战略、组织、以及成长经历背后的故事细节了如指掌,更需要对华为拥有超出常人的热爱与感佩。
若非作者关于学习华为的独特见解,对企业和个人向华为学习有着非同寻常的实践价值,企业家们又怎能听他讲课?
《华为学习之法》的作者邓斌,是一名高级管理顾问,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知名的财经作家。他曾在华为工作11年,是华为企业咨询业务的开创者之一,曾任华为原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华友会华为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他主讲“华为管理之道”系列课程500余场,深受企业家好评。
若非作者把华为的企业文化融入了骨髓,又怎么会在离开华为后,依然用文字宣讲华为精神和华为的企业文化?
在邓斌的著作中,有多本图书的书名以“华为”开头,《华为学习之法》是继《华为管理之道》《华为成长之路》后,又一力作,被称为“学习华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在他的其它作品中,也经常用华为的案例支撑观点。
若非作者笔下的文字,能写好华为故事并写透华为成长的本质,“老华为人”又怎么愿意支持他的写作,接受访谈并作序推荐?
这本书的推荐者中,有多位曾是华为“蓝血十杰”,“蓝血十杰”奖是华为管理体系建设的最高荣誉奖。华为第一任首席知识官&战略营销变革总裁谭新德,在《华为学习之法》的序言中告诉读者,这本书对于正在向华为学习或者准备向华为学习的企业和读者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
02// 一本难得的学习方法论图书,读之解渴,实践有用
2017年9月5日,任正非在华为内网“心声社区”转发“寻找加西亚”的帖子,他以个人名义向离职员工孔令贤道歉。
孔令贤2014年被华为公司破格提拔3级后,由于种种原因深感压力巨大,辞职离开华为,任正非在转发帖子时写道:“加西亚,你回来吧!孔令贤,我们期待你……是公司错了,不是你的问题。回来吧,我们的英雄。”
同时,他还写了按语:“大机会时代,对每个人都提供了机会,唯有一个要求:向一切优秀的人学习。学习别人优秀之处,不要总拿我们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以后我们的对手就是自己,这要成为一种文化,这就是哲学。”
当时,任正非已是70多岁的商界著名领袖,带领华为18万将士拼杀于市场,公司年营业收入也突破7000亿元。但是,在一个普通员工离职3年后,他依然能够自我反省。
孔夫子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想,这句话的背后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如何才能温故知新?
学习是需要反省的,反省需要树立批判思维。反省需要有一个批判对象,结合学习这个话题,《华为学习之法》这本书分上篇、下篇两个部分,从“向谁学”“如何学”的视角,揭露了华为在学习中反省的基点。
书中从“向西方学习、向军队学习、向市场学习、向客户学习、向自然万物学习”五个方面,对华为“向谁学”做了全面解析。向西方学习和向军队学习是大厦的地基,向市场学习和向客户学习是大厦的支柱,向万物学习是大厦的天花板。作者用寥寥数语对华为向谁学做了立体式、结构化呈现,夯实地基、扎稳支柱、突破天花板,既阐述了学习的三个维度,也绘制了学习成长的关键路径。
没有坚如磐石的地基,海量的知识就如弄了一大堆混泥土,不知向何处夯实,知识沦为“建筑垃圾”,只会越学越迷茫;没有定乾坤的支柱,企业学习偏离经营的本质,就如一群打着各种“旗帜”的乌合之众,学习变成“同床异梦”,无法汇聚全体力量实现组织目标;没有打破“天花板”,就如蒙着眼睛拉磨的“小毛驴”,打不开视野,学习只能*限于本行业转圈圈。
结合华为向谁学这个话题,延伸出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向华为学什么?”读完《华为学习之法》这本书后,我认为要学华为当一个“三者学生”,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首先,华为是实用主义者。华为学习西方企业的“术”(流程与组织),然后再装置于华为的“道”(经营管理哲学)中,用自身的战略牵引组织学习,让“术”服务且服从于“道”。因此,华为的学习不是照搬照抄,华为坚决抵制东施效颦式的学习,华为在学习中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第二,华为是拿来主义者。据传,华为是中国企业中第一个设立“首席管理科学家”头衔的公司。华为把管理当成一门科学,源自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科学管理原理的四个要素,其中第一个要素就是把管理当成一门真正的科学。所以,华为见到好的理论就拿来实践,与一些喜欢“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现象相反,华为并不追求管理原创,把自己明确定位成世界最大的管理学系统集成商。
第三,华为是虔诚学习者。华为坚持向西方企业学习,把“虽然我不行,但我知道谁行”当成口头禅。自1998年以来,华为请遍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比如IBM、麦肯锡、波士顿……1998年至2018年,20年间,华为坚持单独留出一笔预算,用于管理变革,且投资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1.4%,最终打造了华为刚柔并济的独特管理体系。由此可见,在学习上舍得投入,在产出上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任正非有一段关于“云雨沟”的精彩论述。
“云”是经营环境,“雨”是管理思想,“沟”是西方企业过去100多年走过的成功道路,三者一起构成华为管理体系。天上的“云”,在内外部环境的化学作用之下,可化为“雨”,雨水落到地上,不能放任四溅,只有被引导至预先挖好的“沟”里流动,才能有效灌溉庄稼,可预期的经营之果才能生长而出。
“云雨沟”的论述和学习的话题结合起来,一样适用。“云”是信息,和自身的学习动力结合起来,产生化学反应变成“雨”,“雨”就是有具体实践意义的知识,“沟”就是知识的应用场景,雨水在固定的水沟中流动,就如知识在有特定目标和场景中应用,自然就会产生和预期一致的结果。
03// 我读完这本书后,醍醐灌顶,悟到了学习推动成长的法门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广泛流传,这两句诗摘自《劝学诗》,作者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一个皇帝为什么写这么一首诗呢?
古代皇帝守江山,有“以文抑武”的说法,赵恒写这首诗是号召广大贫民子弟读书。因为他伯父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心心念念的是想办法,让士族子弟之外的贫民子弟入朝当官,进一步稀释世家大族在朝廷的话语权。
太祖皇帝没有想出万全之策,赵恒的父亲太宗虽完成了全国统一大业,但面对这个问题时也一筹莫展。
赵恒当了皇帝,心想以我的品牌影响力,发出号召或许有效,就写了这么一首诗,公诸于众,贫民子弟本来一心只想着放牛、种田、盖房子娶隔壁家阿花当媳妇的,现在皇帝说只要努力读书,黄金、美女、鲜花、掌声、荣誉就会自进家门,这个诱惑力太大了,于是就宁愿寒窗苦读,也要博取功名。
这个故事的背后,至少透露了两个问题:
2.员工郁闷,为什么我上班时利用空闲时间看点书,明明很上进,老板却认为我不务正业?
我想,很少有老板不希望员工热爱学习,也很少有员工会讨厌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组织。
不幸的是,上述两个问题显然普遍存在。一千年前的北宋皇帝,用一首《劝学诗》来号召老百姓读书学习,华为作为一家当代世界500强企业,又是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并成为典范的呢?
《华为学习之法》这本书中讲到,企业学习与个人学习不同,个人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拓展认知边界;但企业学习的核心诉求不在于此,其本质是为了达成共识。而这个共识,应该是老板期望的共识。在将任何不利于达成老板期望的共识的思想引入企业时都要慎之又慎,否则企业内部思潮涌动,无法聚焦共同目标的达成。
在华为,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一切学习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学习必须“以我为主”,知道自己要什么,学习别人,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要超越别人,成就更好的自己。
简单讲,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必须学工作之所需,为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让学习服务于工作,提升业绩。否则,老板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员工读书学习之间,就永远有着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
华为的员工爱学习,因为在华为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普通家庭,他们需要足够的收入来改善生活,华为就鼓励大家学习,同时建立了学习机制,创造学习氛围,员工把所学应用于具体工作中,获取高收入回报。
这样的学习模式,正如《华为学习之法》这本书中所讲的,华为人学习三部曲:靶向思维、求渔思维、迭代思维。
1.靶向思维:先瞄准,再开枪。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求结果为指引,有着极强的功利性,一切学习都是为了打赢接下来的这一战,解决究竟要干什么问题,用华为人的口头禅来说就是“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
2.求渔思维:求之以“渔”,而非求之以“鱼”。华为人在学习时,学因不学果,重在探索事物背后的发展脉络,解决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场景中,能制作出哪些关键流程和制胜要素的问题。就像庖丁解牛时首先会花时间摸清牛的肌肉、骨骼、经络,找准关键再下刀,自然就能游刃有余。
3.迭代思维,是华为嵌入文化内核中的“护法宝器”。迭代思维,在华为学习之法中,也被称为自我批判、自我优化、自我演进,解决鼓励全体员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迭代改进,把一切交给时间的心态与行动问题。这个“护法宝器”越是制度化、常态化,华为的学习文化越能做到与时俱进。
总结起来讲,学习的目的是实践,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终身学习反熵增,通过掌握并实践科学学习的方法,洞察事物本质,解决具体问题。
最后,用《华为学习之法》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与读者共勉:“如果华为只留下一项核心能力,那一定是学习能力。”
为什么我会说,茅台下跌有利于市场行情的发展?
昨天我们谈到市场僵**即将打破,今日果然在美股重挫的带动下,早盘大幅低开并保持在低位震荡。但盘面看除了“喝酒吃肉”消费股板块调整明显外,其他股票并无明显下跌,尤其是创业板涨停12家却无一家跌停。消费股的调整对市场来说是一件好事儿,因为今年消费股被机构抱团取暖上涨过快过多,除了酒中茅台,还诞生了各种*茅、酱茅等大牛股,累计压力较大。这种调整可以释放大量抱团资金,转投其他股票,有利于市场行情健康发展。
今日两市指数均走出接近“光头光脚”的“假阳线”,这种箱体低位的“假阳线”表明空方情绪瞬间释放较为彻底,多头在默默吸筹,下周有望转守为攻。
接下来我就说说,为什么各种“茅台”的下跌,有利于市场行情发展呢?
防守型股票如海天味业、中炬高新、片仔癀等股票大幅跳水。按我以前的观点,这对市场来说是好现象。
我以前的确说过,茅台不倒,牛市不来。这两年茅台没有倒,还出现了*茅、味茅等一大批价值防守型股票,当然牛市也来两年了。
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是国际摩擦、新冠疫情两大扰动因素导致的市场极度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想抓住牛市成长股的机会,所以科技股大放异彩。另一方面又想做防守对冲风险,所以把各种“茅台”炒一遍。
但是,低利率高成长的牛市里,一味的把各种‘茅台’炒到天上,是非常不合理的。不符合资本冒险的天性,也不符合非周期防守型股票自身的特征。所以,这次消费股调整是一个好现象,也是一个提示信号。
各种“茅台”下跌的好处是把抱团取暖冻结的资金释放出来,向有利于其他成长型、周期型的股票方向驱赶。这个调整也将提示投资者顺应市场周期、顺应市场主线才是牛市应有的投资思维。“喝酒吃肉”不能强国,资本应该投入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硬科技产业的发展,国产替代、核心自主、弯道超车才是需要资本投入的地方。
什么是核心自主?凡是依赖进口自己又没有能力生产制造的就是核心,必须自主,芯片这事儿就不说了。什么是国产替代?要么人家不给你用,要么高价给你用,尤其是基础性技术,每年进口的半导体超过原油,达到3000亿美金以上,中国在半导体产业国产率不到10%,按规划要占70%,这就是国产替代。什么是弯道超车?以前做汽车是德国、日本、美国的生意,中国的汽车中国人都不买,因为汽车工业起点低技术不如人家。现在做新能源汽车,大家的起点拉近了,技术差不多一样了,那就看谁跑的快了,中国成了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所以要借这个机会超车。
因此,核心技术,正成为推动科技上市公司成长背后的动力源。而科创板上市公司拥有众多核心技术,这与他们持之以恒的研发投入密不可分。根据上交所发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共计投入研发金额129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为18.53%,比去年全年提高6个百分点。
芯片上市公司不少都是中国科技龙头企业,有很多公司的高科技含量处于世界顶端,甚至有部分打破了国际垄断,形成了真正的国产替代。对于能够进入科创板、创业板市场的,都是六大新兴行业各子产业链中拥有现阶段绝对科技优势的龙头企业,是我国目前稀缺的“独角兽”,是现在以及未来国内大循环能够快速循环向前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
这才是值得我们投资的股票。
投资市场并不是一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地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错了方向很可能会南辕北辙,事倍功半。我们的时间精力以及组合仓位都是稀缺有限的,因此对研究和投资对象应该严加甄选,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幸运的行业上,把稀缺的组合仓位分配给优秀的公司,与之一起成长。
综上所述,消费股调整是行情自动调整发力点的信号,有利于牛市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1.中期大利好就是新冠疫苗已经开始使用,即将进入大规模使用阶段,有利于全球宏观经济恢复,将大幅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2.短期外部摩擦博弈有扰动的不确定但不会改变整体趋势。美股技术性调整将打破A股僵**,为新一轮资金进场提供契机。
3.买入好股,坚持中长期投资,集中精力迎接随时可能爆发的新一轮脉冲行情!
今日头条关注姜叶枫,证券投资行业20年老兵,现在是一名基金管理人。每天为你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希望能帮你踩准周期,顺势而为。
为什么新能源不涨反跌
更低的价格说明了更低的成本。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去购买更环保且效能更好的能源,不是更具竞争力?跌是好事。虽然还有其他原因,但我希望,新能源的成本价格可以低过石油等传统能源
动力源这个股票分析
暂无趋势
北京动力源为何暴涨暴跌
具体如下:一是大盘热点转换,权重股启动,中小市值股票全线调整。二是自身涨幅过大,又进入年报行情阶段,高市盈率股票普遍有所调整。三是12月内部董事纷纷减持,例如吴琼(董事)第一次减持14万股,占流通盘比例0.03%,成交价11.79元。第二次减持76万股,占流通盘比例0.18%,成交价11.68元。周卫军(董事)减持62.97万股,占流通盘比例0.15%,成交价12.04元。
稳定器和动力源是什么意思?
稳定器(Stabilizer):在经济学中,"稳定器"通常指的是一种经济政策或机制,通过调整或减缓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并维持经济稳定。这些政策或机制旨在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期间提供支持,以平衡不稳定的因素。一些常见的稳定器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就业保护、税收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等。
动力源(Power source):类比到经济中,"动力源"可以被理解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因素或机制。经济的动力源可以包括投资、创新、劳动力、技术进步、国际贸易、消费需求等。这些因素为经济提供了能量和动力,推动着产出和就业的增长。
动力源有换电概念吗?
有。该公司参与了铁塔能源有限公司换电柜2.0、两三轮低速车充电标准制定,是铁塔能源有限公司换电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在电动汽车换电方面,公司的换电设备充电机产品已实现销售。
主要产品覆盖了市场主流的直流及交流电源类产品,产品线的宽度和深度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
夜光漂电池丹尼富和动力源哪个好?
动力源好。
1、价格方面。动力源电池的平均价格是5到10元,丹尼富电池的平均价格在8到15元,相较于动力源电池,丹尼富电池要贵,性价比不如动力源电池。
2、电池容量方面。动力源电池的电池容量为2000毫安,而丹尼富电池的电池容量为1500毫安,相较于动力源电池,电池容量较小。
安徽动力源怎么样?
安徽动力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项目落户于安徽省郎溪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7年12月27日正式签约,公司成立时间为2010年1月15日。项目总投资1.432亿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500万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新型通信电源7810套、阵列式UPS电源系统2400台、嵌入式电源28.79万台、通信网络监控系统7020套、新型模块电源188万块的生产规模。占地面积200亩,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形成年产值9亿元人民币的生产能力。